移開我,好看見真實的你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李依珊
2016/03/01

  上禮拜日上姜涵老師的課,老師一開始講人性,說到我們都會希望別人對自己付出,相對的我們面對另一個人時,我們會不會也對人付出?

  這句話帶給我確切的體悟是:這是人的需求──我希望別人了解我們,希望對方給予我所需要的。尤其在犯錯的時候,自己真的非常希望不是別人口中的那麼爛、糟糕,因此更不敢面對,不敢承擔所有的責任。相對來說,在犯錯的時候,更看到我其實對自己有多麼深的渴望,渴望自己是好的、善的。

  在重新站起來但卻還站不穩的時候,在一次又一次結果不好,沒有完成自己的善意,但過程中還是付出很多;在一次又一次面對之前自己所傷害的人,卻又在一次造成對方的麻煩、對不起對方的時候……在這條起步、孤獨、痛苦、還見不到這一站出口的光時,面對朋友或家人,好希望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體諒自己,給自己溫暖,但內心又知道這是自己該去承擔,所以不會把內心的渴望說出口。可是,當自我還無法完全承擔時,和必須要接受我們犯錯的人互動起來,就容易變得陌生,不像之前那般自在。

  從另一個立場而言,身為朋友或家人、必須要接受對方所犯的錯、受到對方負面影響的人,面對對方犯錯,會有種心情是:為什麼不主動跟我說,為什麼沒有好好彌補,為什麼還會犯這麼簡單的錯,為什麼還要躲我不跟我說話……。這件事情本來可以很簡單表達自己的在乎,但當關係中有份情感,希望能協助對方時,就讓我不知道要怎麼做。

  因為自己是受到負面影響的人,我同時有情緒,有在乎,到底要如何表達自己的在乎又在乎到對方?在當下那個只能選擇一個的時間點上,對我而言造成了拉扯,模糊不定,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此,當我聽到老師說了這句話,加上江峰老師也教我,去看到對方看法背後的經驗、需求,我才頓時懂了要怎麼做。我必須要在當下選擇我要先理解對方的需求、傾聽對方的需求,給予對方所需,而不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前面。或者,當我沒辦法放下我的情緒以及後續帶來對對方的負面評價時,在關係中我仍有主動權。主動找對方溝通,了解對方怎麼想。

  我發現在這過程中,原本非常干擾我的情緒被化解了,而我們因為把事情講開,所以又更加貼近彼此。我也決定,在當下不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而是先為對方付出。跨越這一小步,才能朝向今年初對自己的期許。

Unsplash

from:Unsplash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Keghan Crossla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