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是原本的我了友情篇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林佳
2016/11/21

「我不再是原本的我了」──大家有想到:現在的我,哪些不再是原本的我了嗎?

今天想分享的是「友情篇」。我從小因為出生月份在八月,屬於年級的尾巴,加上小時候並不是心思敏捷的類型,所以比較慢:想法比較慢、動作比較慢。剛到學校的環境其實不太適應,只記得「有問題可以問老師」,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跟老師講,同學自然覺得我什麼都跟老師說,所以不喜歡跟我在一起。還記得聽媽媽說有一次我在家裡的食物櫃裡偷偷塞食物到包包裡,媽媽發現後問我:怎麼啦?我就哭著跟媽媽說:我都沒有朋友!同學不喜歡跟我在一起。媽媽聽了就教我:我教你一項法寶!你要學會稱讚人,而且是很具體的稱讚。比如你今天看到誰很棒,你就稱讚他,並說出他哪裡很棒。也因著媽媽的法寶,後來我的人際關係真的越來越好。

實在很難想像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因為現在的我其實是個反應很快的人,身邊的朋友也覺得我講話很幽默,但的確這都不是我原本的樣子。國中的時候,我是個非常非常愛交朋友的人,不管男生女生(哈哈從小很想談戀愛);我很熱情,很喜歡打電話跟別人聊很久的天,對於朋友有困難總想幫他,就算要花費很多時間、很多電話費(這真的辛苦爸媽了)還是要聽對方說他有什麼煩惱。國中階段,我真的就是砸時間在交朋友,跟對方聊天、週末出去看電影、上廁所一起上、去合作社一起去……等等,什麼都要一起。

但漸漸我發現,有些朋友找我不一定是真的想解決什麼事情,只是想傾吐;或是有些朋友真的想找我幫忙想辦法,但我沒有辦法,因為我的能力不夠:思考、分析、判斷能力等等。所以我發現我是可以被取代的!本來跟我很好的朋友,今天可能突然不理我了,而是去找另一個人,只因為我陪他的時間沒有另一個人多。這讓我非常沮喪,我不想被取代,我不想只當垃圾桶,我想真正的幫助對方。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我詢問老師們(江峰、姜涵、林侃老師)我該怎麼辦,老師們告訴我要「充實自己」,包含思辨能力、解決難題的能力等等。上大學後我上了很多人的知識的課程,這幫助我很多,因為我本來是個很感性的人,但課程的內容讓我有思考的材料、依據,讓我能練習思考、思辨。也在過程中有許多自己的體會,包含原本感性的自己怎麼看待事情,如果加了理性、分析、價值判斷,又可以怎麼看事情。

現在的我還是很熱情,但我會分親疏遠近,不會把時間都花光而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會安排品質時間與在乎的人相處;很多時候我能幫助身邊的人,當他有煩惱,我可以告訴他能怎麼做、可以換什麼角度思考。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依然保有熱情,但不是盲目的衝衝衝、而是有思考空間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現在的我不會被取代、不只是垃圾桶、還能幫助人;但更進一步,我想支持我愛的人,這是我還在努力的,我想要更理解他們,我想要真的替他們分勞解憂,雖然還沒達成,但我知道我在這條路上!

from:CC0 Public Domain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CC0 Public Domai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