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y 林 文皓

  江峰、姜涵老師創立了「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多年以來不遺餘力地推廣家庭教育,協助許多家庭成員從認識自我開始,進而更加認識親愛的家人、看懂彼此心意;同時,兩位老師推廣「家庭共學」,希望藉由全家人一起學習「人的知識」,有共同的材料互相討論、分享,讓生活中面臨到的各式情境有判斷的依據,家人們因而能一起權衡是非輕重。

  一路走來,江峰、姜涵老師始終秉持當初成立基金會的初衷與信念,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老師當初對於基金會貢獻社會的期許。


 

  姜涵老師《親密對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文章摘錄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靜下來觀察四周,您會發現:這個社會是需要基金會的。我們不僅提供了培養下一代成為有品格的人進階的途徑,也引導有心擁有幸福願景的人努力的方向。在一生與一世的互動之間,我們「真正」要擁有什麼?只從眼前的「點」來看未來是不夠的;我想提醒您增加一個角度──從生命的「終極」回頭來看。人都會老且會死,在老與死之前,此刻的我們該怎麼耕耘,才能有所安頓呢?這也正貼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內涵。

 

  錢、很多錢、花不完的錢;學士、碩士、博士;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美麗、很美麗到超級美麗。眼前所追求的這一切,等我們老了、快要死了,我們還會繼續跟上蒼要這些嗎?恐怕要的是健康、長壽還要有人關心吧!說到健康長壽我就心痛,說到有人關心我就心傷。怎麼會呢?也不知道是誰讓我們在意識清醒的時候陷入「超人」的泥淖裡,醒著的時候拼命趕業績,我所指的業績是廣義的,看—說—做,恰如機器一貫作業,出現一種叫做「量」的績效。

  這種叫做量的績效,在超人的表達中,像魔術師一樣,以各種方式凸顯出來,有時候超人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是陷入泥淖裡,只因為這種叫做量的績效並不是只有超人自己不明白,連高級超人、最高級超人和最最高級超人們都喜歡這種叫做量的績效。於是,我觀察不同等級的超人他們是不是有共通的地方?

  根據「我的」發現,看—說—做,是很有趣的搭配組合,也就是:看—說、說—看、看—做、做—看、說—做、做—說、看—說—做、說—看—做……(剩下的自己配),假如還牽扯上「想」的話,那就更複雜了。以上組合的目的是什麼呢?超人們的目的是要拿到、收到、用到,才肯算數或罷休!

  超人們的心情很像是今天沒有拿到、收到、用到,明天更別想了。分分秒秒都要在清醒的時候用力的做到、爭到,如果浮水印沒有確實烙印在心裡,那一天超人們就很難過了。不過,別擔心!超人會說:等我睡一覺醒來以後,明天一定有績效。說到這我不免想到「美國心玫瑰情」裡面的媽媽,那一個超人媽媽,心裡面有太多的希望、欲望與委屈,組合起來,不難發現從「量變」到「質變」的失控表現。

  超人的價值觀很普遍也可以說蠻社會化的,超人的第一步是我跟別人不一樣,其實要的還是跟別人一樣,因為多數的別人也是超人啊。

 

  寫到這裡我自己都想笑,因為超人們追著自以為跟別人不一樣的價值,卻在眼前拼命趕工,諸如「專業技能」、「琴棋書畫」、「各種語言」……大超人學專業技能增加績效;小超人學琴棋書畫、各種語言準備創造績效。整個超人王國裡就屬我們有秀逗的傾向,我們在學「做人做事」!真不知道做凡人為什麼老是被超人取笑呢?難道是超人們不會老不會死?如果超人們未來會老會死,那麼當他們老的時候、快死的時候,他們會想要什麼?而現在又應該做什麼呢?回到那一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人與超人都是人。

  生命在追尋的過程中失去,失去的往往就是眼前我們最看重的。想想:「因為看重所以失去」,是不是很荒謬?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得追尋「超人價值觀」,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超人能力」;人畢竟有限制,各式各樣的限制衝著每一個人,因此我們要學會看懂自己到底有什麼,還得學會問自己,讓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要錢?要名?要利?要權還是要成就?或者要明智、勇敢、正義、節制、信實、希望和愛?超人要前者;凡人要後者,於是雙方展開不同的人生旅程,結果雖然都得死,然而面對中年退職、空巢蒞臨、黃昏逼近,其中心境與感受的落差將會自然呈現。安頓的力量將會屬於誰,是我們可以思考出答案的。

  明天就是女兒滿12歲的生日了,往後的六年,她將展開自我實驗的階段,在逢人逢事的接觸中,都正逐步考驗她究竟想要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過去她聽過許多故事,也加深思考人事的經驗,接著她得自己做做看;在知與行之間結合自我,讓自己明白行動與知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實驗過程。透過看到自己的行動能力,才能認識自己心中的我與別人眼中的我,究竟落差在哪裡?

  ※親密月刊第五十三期,2002年08月發刊。

好好好LOG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