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寶貝父母

by 林 文皓

  之前與大家分享姜涵老師《親密對話》:超級寶貝,讓父母們更清楚要如何教導孩子「抉擇」。這時父母會怎麼跟孩子說呢?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是江峰老師《親密左右腦》: 超級父母 ,父母回應的內容及方式,與自身的「思維偏好」息息相關,先了解這之間的關係,才能更清楚自己的作為會對孩子造成的什麼影響喔!

  趕緊來看看囉!


 

  江峰老師《親密左右腦》: 超級父母 文章摘錄

  看到這一期「親密對話」中,姜涵談到「先玩再寫」與「先寫再玩」的問題,覺得實在很有趣,也很有智慧。想到:月刊中常出現聽眾、讀者、同學、家長們對基金會課程或月刊文章的迴響,可是大家一定沒有看過專欄作者對別的專欄或作者的迴響。於是,靈感就來了。

  姜涵在「超級寶貝」一文中所舉的案例,是一般家庭中蠻容易出現的情境:孩子新買回來一套電腦遊戲,興沖沖地立刻安裝、投入,玩得不亦樂乎。爸爸媽媽在一旁看到孩子這麼快樂,既安慰又開心,說不定還一時興起,陪孩子觀賞一下遊戲中常有的劇情影片,或者欣賞孩子過關斬將的靈巧與機智。

  可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許多父母開始警覺:咦?孩子玩多久了?會不會累?要不要起來休息一下?還有,功課寫完了沒有?明天有沒有考試?比較喜歡看書的父母說不定還會想到EQ這本書裡面提到:懂得「延遲滿足」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比較有成就。反之,孩子想玩就玩,「立刻滿足」好嗎?是不是以後比較沒有成就?

 

  想到這裡,許多父母大概都會跟孩子喊停,然後好說歹說地讓孩子離開電腦。孩子當然捨不得,於是有些父母開始跟孩子「溝通」,有的關心孩子:「坐那麼久了,起來動一動,讓眼睛休息一下」;有的慰勞孩子:「先吃點水果點心,等下再繼續玩玩」;還有的哄孩子:「今天先玩到這裡,明天再繼續玩。好不好?」

  另外有些父母開始跟孩子「講理」,有的講述「先甘後苦」不如「先苦後甘」的道理,告訴孩子:「與其提心弔膽地玩(擔心功課還沒寫玩),不如寫完功課再痛快地玩」;有的提醒孩子:「電腦輻射線有礙健康,不要玩太久」;還有的為孩子計時:「你已經玩了2小時40分鐘,扣掉一小時吃飯洗澡,如果10點要睡覺,只剩下2小時可以寫功課嘍!」

  還有些父母跟孩子「約法三章」:「今天因為遊戲剛買回來,讓你先玩。明天開始,要先寫完功課才可以玩喔!」或者「今天讓你玩這麼久,應該夠了。明天開始,每天只能玩半小時。聽到沒有?」甚至「今天玩太久了!以後週末才可以玩!」

  這些對白、情節,想必許多家長都不會陌生(歡迎對號入座),大概也比較習慣,反而看到姜涵「先玩再寫可以,先寫再玩也可以」的處理方式,會覺得有點奇怪!可是,仔細閱讀姜涵的解析,又覺得像她那麼做,親子的感情很融洽,父母不用板起臉(或涎著臉),孩子又可以學會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自己思辨其中的道理,真是一舉數得!

 

  因此,知道姜涵「信用」跟「功力」的讀者,雖然常常被姜涵「跳躍性思考」給嚇到,卻也往往在細細閱讀、體會她的文章之後,深受感動、啟發。有趣的是,姜涵提供的作法(以及背後的思考),許多讀者雖然照著做,卻不一定有同樣的效果。於是,有人會想:姜涵的功力高,我們比不上,所以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也有人會想:哦!因為每個人的情形不同,所以照本宣科當然不行。

  這裡面,有一個「思考模式」的問題,值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還記得專欄裡提過好幾次的HBDI(赫曼全腦優勢才能發展工具)嗎?前面提到的幾種父母思考的模式,加上姜涵的思考模式,其實都離不開HBDI的界說。

  首先,用「情」來處理孩子問題的父母,是屬於「紅腦」型的思考模式。紅腦型的人,看重彼此的關係、關心對方的感覺,追求團隊合作與和諧。因此,面臨孩子「玩電腦」與「寫功課」的衝突,會從孩子的疲累、營養、休閒的角度思考,體貼孩子的心情,滿足孩子的需求。

  其次,用「理性」來處理孩子問題的父母,比較看重「事」的部份(相對於紅腦看重「人」的部份)。所以,會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處理孩子「玩電腦」與「寫功課」兩件事。為了讓孩子理解,會以「甘苦」來比喻,會以「輻射」來警戒,會以「數量」來說明。這是「藍腦」思考的典型。

  再者,跟孩子「約定」的父母,習慣以「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克制自我」的慣例來處理問題。這是屬於「綠腦」型的思考。因此,綠腦型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先功課、後娛樂」;「即使遊戲,也要計畫」;「放縱之後,必須收心」。這樣的思考模式,對於學習中的孩子來說,非常有益。但是,必須出自於孩子自發性的思考,換言之,如果是父母強制要孩子如此思考,不但無效,還會有副作用。

  以上三種父母,簡單歸納,正是所謂的「情、理、法」。

  我們常說:「情理法要兼顧」。說是這麼說,卻往往無法做不到(就因為無法兼顧,所以常被人提起)。為什麼呢?因為講情、論理、守法,各有各的立場與堅持;太講情,不但理顧不了,甚至連法都可能觸犯。同樣的,太講理,情常常忽略,雖然不一定違法,卻已經傷了彼此的感情。那,守法總該沒有問題了吧!恐怕未必。執法為了公義,當然不能偏惠私情,首先情就顧不了。其次,立法只能符合最起碼的道德標準,如何能滿足人的理想?

  這時候,第四種思考模式──「黃腦」就「跳」出來了!

  黃腦不拘泥、愛實驗、能想像、擅整合,更重要的是,面對問題,黃腦不鑽牛角尖,而能跳到半空中,從「大局」來全盤考量,找出眼前或許看不到,但是未來卻可能出現的創新對策,尋求對大家都有利,所謂「雙贏」甚至「多贏」的解決方案!

  根據HBDI電腦分析的結果,姜涵的思考模式正是「黃腦」的思考模式!而且,她「黃」的程度,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所以,當她切入問題時,常常讓我一時錯愕,轉念卻又讚嘆不已!

 

  我也有黃腦,所以看得懂。我黃腦的程度,只有姜涵的一半,所以沒辦法一看就懂。相對的,我的藍腦強,所以,我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各種思考模式的特點,也可以在發現自己錯誤時,誠實面對、道歉。

  根據赫曼的研究,每個人都有上述這四種腦(這跟每個人只能有一種血型不同),只是組合的比例不同而已。所以,姜涵除了擅長黃腦之外,長年閱讀加上努力研習哲學,讓她的藍腦增進不少,而她一向待人真誠、熱情,加上近幾年來投入家庭教育推廣、教學、互動,紅腦自然豐富;而她一直負責行政管理的工作,綠腦也有相當的累積。所以,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固然黃腦提供了創新的思考空間,卻也有賴於紅腦的人情世故、藍腦的理性邏輯以及綠腦的自我節制。

  所以,HBDI的運用,不但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調整自己、發展自我、超越自我之外,對於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面對各種與人有關的問題,從家庭到公司、從共處到管理、從廣告到行銷、從合作到分工,都能發揮效果、事半功倍!

  今年六、七月,我跟姜涵在獲得HBDI國際認證的分析師資格後,首次為大家開闢專屬於「親密家族」的HBDI課程,正是希望大家能夠從直線、片面的思惟模式中跳脫出來,學習以更開闊、更超越的角度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親密月刊第五十期,2002年05月發刊。

12227783_1714381678794634_7812563887766387587_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