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仔緣《親密月刊─越陳越香》系列分享

by 江 哲維

  「教養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心頭大事。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當孩子的言行舉止不適當時,到底要怎麼面對?

  許多父母親會覺得孩子畢竟年紀還小,許多事還不懂,不知道分寸該如何拿捏,所以做得不適當、不對總是難免,等到孩子大一點比較懂事了再說就好,或是認為長大後孩子就會自然明白所以也就不再多說,心中會希望對孩子寬容一些、這也比較能讓親子關係保持和諧。然而這樣的想法對孩子的教養來說真的好嗎?我們來看看江峰老師於親密月刊中所提到的觀點。


 

  江峰老師《親密左右腦》:囝仔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文章摘錄

  自己一向跟孩子,從兩、三歲到十多歲不等,都很處得來,原因當然包括了媽所說的:對孩子寬容(有度量)。

  為什麼對孩子寬容?因為孩子還在成長學習,許多道理還不懂、許多事情還沒有能力完成、許多動作還不知輕重,甚至,許多榜樣還不知取捨!

  所以孩子調皮,難免,但要提醒他:小心別傷到自己或別人。

  孩子出言不遜,不跟他生氣,但告訴他「同樣的話可能會激怒別人」,請他想清楚:激怒別人是不是他的本意。

  孩子動手動腳,制止他,並且鄭重告訴他:打到別人會痛,而且別人如果還手,你自己可能更痛,卻又不能還手,因為是你先動手的。

  寬容固然必要,卻也要根據事情的輕重、大小,讓孩子學習分寸,有所節制。如果任何事都順著孩子,那豈不是成了「討好孩子」、「溺愛孩子」?

  其實,孩子信任我、接受我固然讓我喜悅,但反過來,如果孩子躲我、怕我,是不是我就沮喪呢?不會。因為我理解:

  有些孩子不輕易接受你,因為他不認識你,而過去說不定有其他大人的言行讓他傷心、痛苦。(看過瑟縮在路邊,隨時以戒慎恐懼的眼神觀察路人的野狗嗎?拿狗來比小孩,不是認為小孩不是人,而是認同狗具備若干的人性,或許可以說:狗的智商大約跟小孩差不多,而狗的情感則和小孩一樣純真、敏感吧)。

  有些小小孩一看到媽媽以外的大人就哭,可能他正在怕生的階段,也可能媽媽對他太過保護,讓他無法適應媽媽以外的臉孔。

  而幾乎所有的小孩、小小孩在他們生病、飢餓的時候,都比較不安、怕生、情緒不穩定。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孩子不見得是對「你」這個人有什麼排斥,更談不上跟你有何恩怨情仇。如果你能多跟孩子接觸,多用溫和的態度、體貼的心情、親切的話語、善意的行動面對孩子,孩子不喜歡你才怪!

  但是,不要只是為了讓孩子喜歡你就刻意討好孩子!就像不能只是因為你希望孩子成為你喜歡的樣子就任意幫孩子安排一樣!「扭曲自己」跟「扭曲孩子」都不是親子互動的好辦法,更不要說,其結果往往是:「扭曲教育的本質+違背愛的真諦」!

  其次,不要隨自己的心情好壞,任意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因為當孩子摸不清大人的準則時,可能採取兩種因應策略:逃避跟迎合。逃避的孩子不相信大人擁有成熟與真誠,逐漸在自己與人群之間築起了高聳的圍牆;而迎合的孩子則像個揠苗助長後的小大人,狡猾、虛偽、勢利、輕浮,卻迷失了本性。

  所以,對孩子的寬容其實是來自於對生命階段的體認,背後包含對孩子、對自己,甚至對人類的基本理解。但光是這樣還不夠!寬容孩子的同時還要理解孩子在「學習人生」上的需求,對於自我節制、人際互動、群體相處的道理、原則,還是要教導孩子。

  因此在公車上,當其中有一個孩子因為車行顛簸而倒退踩到我的腳時,我先看他反應,只見他連忙往前走一步,再回頭看我。臉上有尷尬的表情,可是似乎不曉得該不該(或該如何)開口道歉。

  我笑著問他:年輕人,你好像忘了說什麼?

  他一聽,沒有挨罵,也沒有看到兇巴巴的臉,居然笑著說:對~不~起。一字一頓,調皮而不失誠懇。

  我回道:沒關係。旁邊他的同學一時興起,接著問:「那如果踩了很痛呢?」

  我笑道:哎喲!好痛!不過,還是沒關係。

  第三個孩子一聽,有趣,搶著問:「那如果一直踩呢?」

  我正色道:那可不行。那就是故意的。要告訴你們老師。

  這第三個孩子忍不住又往下想:「那如果老師也說沒關係呢?」

  我笑了笑,告訴他們幾個:不會的。老師不開這種玩笑。

  其他同學跟著加入想像,話越接越誇張,大家鬧得很開心。有些話太離譜了,我就只是笑而不答,或者提醒他們某些話可能對別人有不好的意思,要小心,別亂說。然後就有孩子告訴我:班上的一些情形、老師的好惡等等。

  這個時候,我再要他們「小聲一點,不要吵到別人」,他們就互相提醒,真的降低音量,然後我要他們讓座,他們也就高高興興地讓座了。

  看這群孩子,個個人高馬大,比我當年念初中(國中)的時候還高,可是都還保有孩子的純真、活潑。如果我一開始就疾言厲色地責怪孩子「不小心」、「不道歉」、「亂說話」、「胡思亂想」、「言不及義」、「莫名其妙」,那後面的良性互動就不會發生,事後孩子們可能只記得有一個脾氣很壞的「臭胖子」在車上罵他們。

  可是,如果我跟著孩子起鬨,玩「踩別人腳」比賽、「提怪問題」比賽,或許當場也可以跟孩子們打成一片,可是,在一陣喧囂之後,當我下了車,結束了「玩笑之旅」,我又留給孩們子什麼樣的回憶呢?

  ※親密月刊第四十三期,2001年10月發刊。

6898657334_04a5a5f39f

Photo by Pedro Ribeiro Simõ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