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腦思考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吳櫂暄
2019/04/30

  這學期我開始加入學校的雜誌社當實習生,第二次開會的時候有一位同學詢問主編,怎麼樣才可以縮短打逐字稿的時間,她覺得花費在聽打的時間太久同時整個過程也很無趣,希望有什麼工具可以直接把音檔轉換成文字檔,以便跳過這個環節。

  聽她這樣提問,我開始回想自己打逐字稿的歷程。我大約是從大學一、二年級開始打逐字稿,打到現在也要三、四年了。當時因為小時候有專門去練習不看鍵盤打字,所以雖然還是要花很多時間,但並沒有遭遇到太大的挫折,當時我覺得這就是必須花費的時間,同時也是一個過程。

  但打逐字稿打到今天,我有時候仍然會在某個時間,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就是個打字的工具,一個坐在椅子上將聲音轉換成文字的工具。每當出現這樣的時刻,我都會停下來休息一下,同時開始回想為什麼我要打逐字稿或者在這過程中我可以學到什麼。對我來說,第二個自我提問在打逐字稿的過程中幫助很大,因為那讓我不會只是單純的聽打,而是在聽打的過程中,去思考講者的內容與重點是什麼,他想要告訴聽眾什麼觀點。而當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後,聽打的過程就不再無趣,同時也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工具,因為我會同時產生自己對講者內容的理解與評價,不管是認同或者是否定,都讓我有所收穫。

  我覺得,類似打逐字稿這種反覆而不一定需要思考的事情,假如只是不斷的做,其實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完成目標的工具,尤其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只想快速的完成任務。如果想要從這樣的思維跳脫出來,或者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我認為答案就是動腦思考,透過思考讓一件重複且不太需要動腦的打字工作,因為自己主動積極的投入,賦予事件額外的學習機會,這樣不僅不會覺得無趣,甚至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就把工作完成,因為注意的焦點不在是花了多少時間或是還剩下多少時間要打,而是我在這次的音檔中又收穫了什麼、學習到了什麼。

from:John Schnobrich,來自Unsplash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John Schnobrich,來自Unsplas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