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詹采穎
2019/01/08
今年學校的畢業製作,我擔任了救火的道具設計,看到「救火」就會知道那個位子本來不是我,但因為臨時出了些狀況,所以最後由我來擔任這個職務。我覺得這個角色真的是一個非常實境式可以看見自己哪邊不足的一個很棒的機會,跳出來看會說很棒,但當自己陷入各式各樣的窘境時,心裡就會是蠟燭兩頭燒。
我覺得也非常的巧,在接下設計這個職務前,CEO商學院剛好就在教「管理」,三位老師帶給我們的觀念,套用到實境上真的是非常厲害,許多概念的東西,沒有真正擔任那個角色很難具體了解老師所說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所承擔的責任和份量有多少,光是這半學期,我對於這件事就非常的有感應和體會。
好險在姜涵老師的課程中,老師有讓我們做HBDI的團隊的落點圖,讓我們自行去判斷和我共事的組員他們可能是什麼思維偏好,老師也在課堂中,透過這個圖像,讓我知道我在工作時,我可以如何交辦事項給我下面的人,而團隊中的誰,是可以成為我很好的左右手。老師也透過我自己的落點圖,讓我清楚知道我在工作情境中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是我可以提早去預防和準備的。
當我真的去執行時,我發現我一直在救火,也就是不斷的在解決難題,當遇到問題時,我又習慣自己趕緊著手去處理,因為在許多事情上,我會覺得這種緊急時刻,我等不了其他人做了,而且組員交出來的東西很有可能是不會過關的,乾脆我自己接下來。但就會在過程中發現,怎麼有這麼多火呀!!(心中吶喊著!)也因為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又緊急的,所以我的次序就亂成一團,次序亂的時候,有些小東西又會被我漏掉,許多時候也分身乏術,搞得自己很累,但組員們都沒什麼事做。
在這過程當中,我覺得我其實不應該去剝奪他們學習和參與的機會,之前我會覺得他們都沒有很想拿出態度來一起共事,所以自然就不會想把重要的事情交付給他們。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有一部份是我沒有用適合他們,或他們可以接收的方式去跟他們討論,並讓他們理解。
所以後來我將一些道具分下去讓他們去找,但同時,我私下也幫他們找他們份內需要找的道具,在這過程中我訂定出底線,是一個我還有空間可以救火的底線,當他們交不出符合的東西來,至少我這邊還有備案,而不是就什麼都沒了。
在帶領組的過程中,真的可以從中去看見自己能力很不足的地方,也才更了解到,身為「管理人」真的很不容易,除了擁有全面觀之外,我也需要具備訂定計畫、寫SOP和適時的給予肯定等…能力,就是一個八爪魚的職位。我覺得能在畢業前先試水溫,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部分是不足的,趁還可以有機會犯錯的時候,趕緊調整和學習。
from:作者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