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暫停按鈕傾聽對方的善意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周漢樺
2018/06/30

  我最近在學習著「相信對方有善意」,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倒不代表我認為別人充滿惡意,而是很容易預設立場,這些預設立場包括,覺得對方不願意多做一點或推託,而這也是常態上很容易遇到的狀況。只看到與對方發生的事件,而忘記了對方也有困難和不同的想法。

  這個狀況常發生在工作上,尤其是不滿意或不順利的時候。主管要求的多了、嚴格了,便認為有意刁難或不體諒,同事應對的簡略了,便感覺似乎沒有禮貌。

  我前兩天忙到傍晚,還要陪我老闆延長賽,晚上六點才開始開一個重要的規劃會。我不滿意這個承辦的小主管已經一段時間了。做事速度慢、遇到事情便推託、永遠搞不清楚狀況,多問兩句業務內容就會知道她說謊,但她卻負責那個單位最重要的業務。而且還不能隨便換掉,因為背景很硬,才被人硬塞進來的,我全部的雷她都無形中踩了一遍。

  這個不爽漸漸的從這個人蔓延到她的主管身上。我傳了簡訊跟他說,這個會的內容真的處理的很不好,不應該是這樣的。大概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我在不滿,主管會後就來找我,說如果這樣的話,那是不是他自己去就好,不要麻煩我老闆了。

  其實那個當下,他講話的內容是應該讓我有點不滿的,因為他應該要去解決難題,而不是退縮放棄。但是看著他的眼睛和表情,我感受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我問他是不是那個小主管有點難處理,也意識到他人手不足,業務太多太忙,問他是不是需要我幫忙,人事上有些調整。然後我們進行了一小段,針對這個部門如何管理的想法討論。我其實不是想要滿足抱怨的情緒紓緩,或只是讓對方不舒服,那個靈機一動的瞬間,讓我完成了一小段和他之間的真誠對話,所以也才瞭解了他剛剛提出那樣的解法,其實是希望可以降低我老闆的困擾。雖然和我想的方向不同,但是我接收到了他的好意。

  反過來,以家人或很親近的好友來說,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不會認為對方有惡意,但是很容易覺得對方「理應」了解自己的狀況,這些理應堆疊起來,就感受不到了在一個普通的回應的背後,其實有善意。當自己可以認知和覺察到這些善意,便不會再以單一的角度去思考。反過來,自己也常發生善意沒辦

  我自己有一句話,常惹親近的人生氣,就是「如果你認為/不認為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式,那就算了。」

  我通常是真的認為「那就算了」,不是威脅、也不是氣話,就是不想要再僵在那裡。但我的這個說法,卻時常讓他人覺得我在賭氣或威脅,於是沒看見我的小好意。

  在刺激與反應之間,那很窄的空間裡,許多情緒和感受都夾雜在一起,導致無法適度的理解對方的意思和善意,讓雙方的關係更進一步的理解對方。

from:作者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