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朋友與他的憂鬱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李育凝
2019/09/17

沒有人想要憂鬱。

身邊有位朋友外表看似開朗活潑,實則纖細敏銳、多愁善感,曾深受憂鬱症困擾,生活持續與之對抗。跟他相較之下我常顯得大而化之,而這也成為我們對話的反差和趣味,我總是那個吐槽他想太多的人。

認識多年,有時聽他抱怨重複的事情與處境,總說他想太多,都還沒做就怕東怕西,要不要先嘗試再說,說他愛鑽牛角尖,要他去做些別的事、轉移注意力等等,他告訴我,他都知道,他也會去做,可是他就是沒來由地焦慮、憂鬱。

他說,雖然看起來朋友很多,但真正要找人訴苦時他常不知道找誰,對社交心存恐懼,對出門總有種心理障礙,但一個人待在家裡只會越想越煩,所以他還是去做各式各樣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而我是他少數維持聯絡的朋友。

我也會有低潮,鬱悶的心情,可是當時卻無法理解他的狀態為什麼始終沒有改善,每次的鼓勵都像石沉大海,彷彿一直陷入重複的循環。

對工作、人際、未來種種的惶恐讓他身體不定期出狀況,心理壓力很明顯地影響到生理、免疫系統,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他還被家人數落,無心卻帶刺的言語讓他潰堤。

直到更認識憂鬱症的狀態,我才意識到,我一直沒有真正想理解他的無助,理解所謂的「憂鬱」到底是什麼,到底對他影響有多深。

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是他沒有真的想改變,藉口很多、一直抱怨重複的事情,他自己心煩,旁人也聽得很煩,沒有去想,他是真的有困難。

人面對低潮大多時候其實都自己消化、承受,真的難受時才會想找人說話求助。

如果可以想得簡單、想通,誰會想要想不開?
如果可以好,誰會想要陷在這種無助的循環中?

多年來他持續看過心理與生理的醫生,已比過往改善許多,每次與他出門,他總會說好多了,謝謝我陪他。除了自己的力量,就需要家人與朋友的支持陪伴。這種處境下,如果他願意找我,只是說說話、出去走走,我何不好好陪伴他度過那當下的低落,如果這是我能做的,何必吝嗇?

在與朋友相處中反省到自己的自以爲是而感到汗顏,也很慶幸自己還有機會去調整,換一個更貼近他的角度,減少偏見與誤解,更理解對方。

如果真的當對方是朋友,如果對方真的有困難,如果我是那個能支持朋友的人,也希望這麼做,那麼就持續鼓勵對方,不厭其煩地持續鼓勵,能因此減少遺憾、能帶給他力量的話,是最重要的事。

from:unsplash.com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unsplash.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