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蔡佩蓉
2016/07/14

  這幾個禮拜,我照顧因為疾病關係引起疼痛的病人,病人因為疼痛的關係,在與我們互動的時候,他的態度及口氣都偏冷,且帶有負向情緒,在和與他互動時,我給予許多關心及支持,但接收到比較多的回應都是抱怨及負面的,這對我來說是蠻沮喪也蠻挫折的,有些時候甚至會因此有情緒。

  情緒出現的如此自然,但為何會有情緒?我思考自己會有情緒的原因,是來自於有落差,這份落差的產生,我發現是因為我希望當我給予對方正向關心時,我會希望對方也能給予我相同,等同的回應,因為和預期的有落差,因此產生情緒。但這樣的認定,想法是不是太奇怪了呢?

  要怎麼對待和我互動的人,這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我能選擇的,但我不能也不應該預先認定對方也應該要這麼做,另外一個部分是我並沒有把的對方的處境、狀態放進來思考,以上面舉的例子來說,因為病人目前所面臨的狀態是,他的身體狀況,因為生病的關係,仍感到非常的不舒服,身體上的痛苦,加上心裡的焦慮,這雙重的煎熬下,真的是不容易也很辛苦,試想如果我們是病人的那個角色,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

  當我重新反思後,我回顧我在面對生活中關係時,我發現我也會把「對方應該要怎樣」的想法套在別人身上,會希望對方也能夠用同等方式的回應我,而忘忽略了對方目前的背景面對的處境、狀態、角色。當把這些資訊、資料放進來觀察及考量後,能看見、理解的也就越多,內心也能有更多的體諒、包容。

Pixabay

from:Pixabay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Daw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