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的背後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作者:李安
2017/02/20

  「在你歡悅之時,深深注視你的心,你就會發現,唯有給予你悲傷的,才會給予你喜悅。當你哀傷之際,再凝望你的心,你就會明白,其實你在為曾使你喜樂的一切哭泣。」__紀伯倫「先知」

  某一個夜晚,我的一位朋友拿著這本「先知」來告訴我,他覺得他看不太懂這本書要表達的內容,有時候有一些些觸動,卻不知道那是什麼。我說我或許能跟他分享某些我有感觸的篇章,於是我翻到「喜樂與悲傷」這個篇章,看到了上面那段文字。雖然它出自於「喜樂與悲傷」,但我看到的不是喜樂與悲傷本身,而是在那背後的那份在乎。

  「在乎」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有點難以從單一的角度去切入它。我回顧起我理解這件事的歷史,在當中有很多因為學習得到的轉進。在五六年前,我所認識的在乎,有許多時候都是始於當下且又終於當下,每一份在乎都很片段,在人我之間並未顧及彼此的關係深淺以及長久的累積,在自我當中未曾想過自己所堅持的或所付出的有什麼對自己而言更深的意義。

  昨日,我與父母一同去海邊散步。牽著母親的手,我突然掛記起那些我們一同相處過的日子。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卻是不在乎他們的,基於當時我把注意力放在身邊所追求的其他事物上,我竟然大膽的忽略我的父母親。我不禁想著,是什麼時候我開始在乎我的父母,在乎我身邊的人們?

  我還記得當年來到鼎愛是從「認識自我」上起的,在自我定位當中,我學到了在思考中將時間與空間的面向考慮進來,去看待身邊的關係線,還有這些關係線與自己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這樣的思考角度,回頭來檢證自己,回到我與我身邊的人之間的關係,會發現我自己對待身邊的人都是不足的,但這還僅僅只是概念的轉變而已。在之後某一年的理智抉擇系當中,林侃老師帶著我們走過了一整年「感恩」這樣的一個主題,那是對我而言衝擊很大的一段旅程,從原本僅僅是覺得不足,變成了「我怎麼能夠這樣對待?」,在我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及相應的那份情感之後,又在生活中有所行動,我才開始比較能夠踏實的說「我在乎」。

  能夠踏實的說「我在乎」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若不能這麼做,我那充滿懷疑的性格總會不斷的問自己,我真的在意這件事嗎?其實我是抱著另一個動機來做這件事的吧?我真的還需要繼續執著於這件事嗎?這些問句時常在我獨處時進入我的腦海中。我覺得反思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我沒有形成一個檢證的判準,那我隨時都會自己把自己牽走。在這個過程當中,行動當然是一個檢證點,我付出多少心力?我在如何難以抉擇的關卡抉擇了我在乎的人事物?而在這當中,認識了情緒與在乎之間的關連性,以及「莫忘初衷」這重要的提醒對我來說都幫助了我在反思的過程當中,能夠確認我在乎的是什麼。

  我總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回顧來描述一件事,那就是對我而言這是很重要卻又很難以在短時間看到自己有什麼改變的一件事。但在我牽著母親的手,走在蒼茫的天地之間的那個昨天裡,我不禁感謝,這些學習增進了我與我身邊的人們的關係,也使我面對這些關係感到踏實。

from:作者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