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現那靜止的觸感

by 江 哲維
《iBEING》系列分享
2017/02/23
作者:李安

  一位同事在他的臉書上貼了這樣一句話。「今年我就要邁入26了,卻很少思考人生的方向」然而,算一算我竟然已經在我工作的醫院待四年多了……。

  半年前(居然已經又過半年了!)我因為工作滿四年,拿到了指導新進同仁的教師資格。那一瞬間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你會覺得自己也有這麼一天呢,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教學,你會一瞬間想著自己在這間醫院還能做些什麼,或者想著自己拿到這個資格還能夠有什麼作為。但凡此種種都不及一個聲音來的直接……。

  天啊!我怎麼還在這理?!

  這跟當初的計畫不一樣。想當初我極其不願做藥師,覺得這個職業就是很廢啊,總是在做不需要大腦也能做的事情,病人只想拿到藥根本不想聽你說話,醫師只會嫌你麻煩。但那些都只是藉口,我真正害怕的是,我一旦開始當藥師,就會當一輩子的藥師。會有那樣的想法自然是始於當時的生活態度,若能待在舒適圈裡,我會想要出去嗎?而一個時常待在舒適圈裡的人,怎麼有能力相信自己跨進另一個舒適圈後不會永遠懶下去?

  但我還是進了醫院,當了藥師。那一年我向老師請教未來的路,我當時的計畫是給自己兩三年的時間,去考臨床心理研究所。當藥師這件事,成了只是獨立自主的基礎。

  如今我還在這間醫院,從世俗的角度來說自然不算是失敗,一個人有不錯的收入,生活無虞,如果再有個伴就更完美了,您說不是嗎?但那一瞬間往日的恐懼突然又襲上來,我不會就這樣因常襲故,當一輩子藥師吧?我這四年到底都在幹嘛?我是否安於現狀喪失了我的目標和我所希望成為的?

  或許從外在來看,這就是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但細細的審視這四年,有很多事情都在轉變與進展中。在每日八小時的工作當中,我依然去精進藥學上的專業能力,在其他醒著的六小時當中我在鼎愛學習,我讀書、練習寫作、運動。這些聽起來都是很普通的生活,如果漫無目標的做這些事,那跟停滯不前有什麼兩樣?但如果這一切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什麼是我的理想自我?」,那就不一樣了。

  什麼是我的理想自我?以我的理解說白話一點就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我學習從自我出發,若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我連要怎麼「自我栽培」都不知道。但是一旦去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所得到的答案就會逐漸的彼此結構起來,成為生活的指引。我要成為一個真誠的人、一個充滿愛的人、一個可靠的人、一個能照顧身邊的人的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凡此種種,被擺在心頭上,不斷的反覆檢視自己,也就落實在生活中努力的去成為,在生活中決定去努力某一件事情、調整人生的職涯、決定拿出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事情沒有須臾離開那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此看待自己,而非以世俗的角度評斷自己,我能夠看見自己的轉變、自己所累積的能力以及自己所努力去實踐的價值。我確實知道,自己還在前進的路上。

from:作者


  你對於這世界懷有熱情與好奇嗎?你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你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你有感到困擾的事情,但不知該怎麼辦?

  iBEING是我們在一個臉書社團,本社團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間,也定時分享各類議題專文。

歡迎點擊下方圖示申請加入。

臉書連結

封面圖源自: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