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功者學習|貳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創辦人黃寶世

by 林 文皓
貳樓-合照

主持人姜涵(以下簡稱姜):Y世代創業代表,16歲開始讀書+打工,為什麼要打工?
董事長黃寶世(以下簡稱黃):當時生活費靠自己,當時16歲是最低打工標準,去了麥當勞,我當時對讀書沒有興趣,我本來讀機械,木柵高工,所做的事情相較無趣,我喜歡新的東西,當時麥當勞主管問我要做100個相同的漢堡還是面對100個不同的客人,我當場選客人。

姜:你在同年齡來說,是比較有自己想法、另類的人?
黃:我比較有想法,但我還是很孝順我父母、聽我父母的話,從我這代開始會做比較有想法、突顯自我價值的事。

姜:你在念高中如何突顯自己?
黃:我們全家世代做機械,都很厲害,做專用機、零組件。我們家對於機械滿有sense,我還記得到木柵高工上學時,要我們拿鉗子夾一塊0.8公分(厚),面積10x10(公分)的鐵板,然後用鋸子在上面畫6條不能斷掉的直線,我就把鐵板夾住,正面畫3條線,後面畫3條線,很快就完成了,我發現自己好像滿有天份的。我國中想打籃球,但家學淵源,所以讓我去讀機械。

姜:其實讀書(機械)對你一點都不難?
黃:沒有那麼厲害啦。

姜:從你能拿鉗子夾鐵板,用鋸子劃線,那麼駕輕就熟,這跟後來燒菜有關係?
黃:這有一點連結,可能跟我個性有關,我有一點強迫症,我對很多事比較緊張,要求比較多,專注力比較高,副交感比較弱一點,比較沒辦法好好放鬆,所以事情做完了,肩膀還沒辦法好好放鬆。

姜:聽說麥當勞什麼都是SOP,你在麥當勞做什麼?
黃:麥當勞的模組非常適合SOP,但如果是在餐廳的模組,服務端比較難去做SOP的制定,相較比較軟一點。我在麥當勞一開始就接櫃台,他是從人格特質安排人員。我一開始很緊張,當時櫃台點餐的機器的每一個按鍵很清楚,但有組合問題,可是螢幕界面是英文,所以滿吃力的。我們家帶給我的觀念是,個性上盡量厚道一點,所以有時我們點錯了,我就會自掏腰包,當時如果點錯了,就跟經理說我買蘋果派給客人。小學的時候老師問說誰家有鍋子、湯匙?我不知道有沒有,但都會舉手,先舉手再說,如果家裡沒有,我就會去買,然後為大家付出,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姜:當你參與團隊,會有身在其中的熱情,不論有沒有都先舉手。你爸媽很支持你?
黃:我爸媽在這事情上很支持我。
老師:從這可以看出你們家的文化、價值觀,父母支持你,你們家的文化是看重你的承諾,這對你的未來、工作也是有影響的,就像你會買派給客人。

姜:一路上待了多少美式公司?
黃:嚴格來說,4個,麥當勞、百事達、雙聖、Fridays。

姜:在美式公司有美式風格,在中式文化中出生,接受美式薰陶,這帶給你什麼養分?
黃:我覺得我個性中有一塊是比較深層的,滿美式的,我其實滿嚮往美式生活,那樣的型態、理念,他們也很強調自由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不像亞洲、華語系國家對於成功的界定比較制式(會將小孩子定型在特定樣子的成功),所以我在做許多選擇,如打工、剩半年畢業前休學,即便再給我兩天我都覺得在學校沒有價值,當時我參加Fridays的一個很重要的調酒比賽,當時我很熱衷也很投入,所以我就覺得在學校沒有價值,覺得在學校待的每分鐘都很多餘。我爸媽不知道我休學,直到收到通知單我才跟他們說。我說如果我工作、正式出社會,我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在哪個方向學習,因為我目前所有努力的方向,都跟機械都沒有關係。

姜:家裡學機械,家裡是比較嚴謹、保守、嚴格、精緻、嚴肅、按部就班、不可以有意外的,對你來說,你有別於他們的行事風格,你受到美式理念的影響,他們經營的型態非常有節奏、有紀律,對你來說,是不是因為這樣更容易看到自我的展現?因為你去參加Fridays的調酒比賽,你喜歡這個嗎?
黃:在Fridays裡面,他們有個理論是,每個吧檯前面都有螺旋槳,就像飛機的頭,1960年代第一間Fridays只有賣酒,開在街角,後來客人就問既然有酒怎麼沒有開胃菜,之後就問怎麼沒有餐點,於是Fridays開始變成餐廳。

姜:客戶需求是品牌經營的開始,是我們成就的起步?
黃:市場引導你,這樣很正確,我就深深著迷公司這個核心的起源,所以當時我就很希望成為bartender,這需要比較嚴謹、可控制、了解客戶需求,一進Fridays不會馬上成為bartender,需要經過前場服務人員洗禮,顧客不一定是來喝酒,喝酒的客人黏著性高,必須記得每個人的習性。

姜:在Fridays讓你對客戶的敏感度很高?
黃:在百事達也一樣,不同客戶的喜好也不一樣,像是喜劇、霹靂布袋戲,一般人以為霹靂很小眾,但其實他們很大眾,比很多連續劇都還熱門,當時一出來馬上就不見了,這樣就可以經營客戶關係,關係比較好的就可以比較早拿到霹靂。

姜:在Fridays後開始準備創業,你打工的早期大部分屬於前台,何時進入後台?
黃:我從來沒有進廚房,我在麥當勞只有進入製作區,那非常標準化,技術比較低。但我自己很喜歡做菜,我比較沒有包袱。

姜:你比較像創意廚師?
黃:如我一開始所說,我沒辦法接受重複、一成不變、太頻繁的。我比較喜歡做西式東吃,台灣人沒辦法吃美式料理每一天,一定要有辛香料。調理類的華人很強,西方強調原生食材。

姜:你可以說說前台最難的工作是什麼?
黃:我們公司很強調「人的味道」,如果餐飲大部分都做sop,就很容易把人的味道拿掉,困難在於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的味道,要有溫度的,這件事情持續要做10年是不容易的。

姜:可以舉例說明人的味道、溫度?
黃:我們很強調一個slogn在我們公司做服務的教育裡,叫做「提供雙向的暖流」。大部分企業都要員工提供溫暖的感覺、好的服務態度,那種感覺就像暖流,但在我做餐飲的這些時間裡,我發現要持續提供暖流,前提時我也要有暖流進來,需要回饋,這些回饋來自服務的對象,我常告訴同仁,當你提供服務、暖流、溫暖時,要想如何從客戶身上取得暖流、對方給你的反饋?

姜:如何做到客戶回饋你?
黃:有一個很重要的宗旨,叫做「超過顧客的預期」,超過他的預期,他比較能記得你,他記得你就會在消費中給你反饋,但這些反饋跟錢、小費沒有關係,他可能是說聲謝謝、你很棒,或是他很害羞,他在顧客意見卡上向同仁表白,卡上有拉布拉多,我們公司有領養一隻,牠帶著耳機,耳機線拉出來變成對話的視窗,讓客人在上面發揮。

姜:人的味道是滿感通的狀態,一般的服務人員對於別人的情緒會恐懼、抗拒,這在你這麼敏感的人身上,如何克服呢?
黃:我的同仁還是會有因為出錯所以造成客戶負面感受,我們並不是希望把這塊降到零,我們希望讓我們的同仁在這部分的容錯率可以比較高一點,我們要求人的味道,怎麼可能要求一個人在服務上每天都100分?以邏輯來說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在展現人的味道上面,是用這樣的方式,但並不是說我們沒有標準作業程序,而是我們把這弱化許多,本來曾經使用許多(SOP),但是後來發現我們提供的服務感覺並沒辦法符合公司的文化,所以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是我們同仁都長得很像,但其實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服務像是每個人都做同樣的動作,但是每個人不同的個性都會讓顧客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一個品牌。

姜:在大陸的餐館,很多服務人員就像機器人一樣,也把我當機器人。後來我跟朋友聊,談到這是人文素養的問題,換句話說,要在公司裡執行人的味道,是因為你在美式餐廳就很不一樣,你在裡面很在乎客戶關係的經營,這在服務業來說較多出來的本事,要把這樣多出來的本事變成系統,應該是很困難的?
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會做一件事,我們在管理上大量涵蓋教育,以教洗杯子為例,如果是一般SOP,會教每個動作、杯子不能有刮痕、杯子洗好的亮度等,而我們要求夥伴把杯子洗乾淨,會教如果這個杯子要給你喝,你會怎麼洗?這件事情需要透過自主的驅動,才能得到很好的服務,他要改就像要改小腦一樣,在資訊的前端就先將要導入的內容、觀念先搞定,後面就不用針對100項東西去要求標準。一開始就先把人放進入,例如大量使用換位思考、同理心,把人丟進去,用這樣的方式夥伴更會設身處地替人設想,當然這不是專門指顧客,讓員工先從在生活上是這樣,在工作上自然而然就會變成這樣。

姜:所以這讓你在篩選人時,比較會把人擺進去的就會變成首選,不會把客戶當成機器人的就有機會了?
黃:客人會變機器人是因為場景,當場景被塑造成很制式,客戶也因為場景而變得制式。我們花比較大部分的費用、時間在教育夥伴,我們做年度的團鑑都是公司所有人出去,不管店是否在商場或在哪裡,大部分的公司會在這時選擇調移、區域的方式來做員工旅遊,我們不是,我們要全部一起去,這時我們會損失大量營業額,可是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在過程中傳遞我們的價值與文化,這類似共識養成營,但裡面會有很多團隊競爭的活動、競賽,大家會透過這3天的行程,5、600人去養成團隊向心力、如何付出。我們公司的活動是自己辦的,完全沒有委外,不外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內部的員工才知道公司的文化蘊底。

姜:在打工之後讓你有什麼心得?
黃:及早打工,越早社會化,越早知道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是什麼樣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透過別人眼中看見自己,而不是賺錢。

姜:有沒有可能及早打工結果長不好,很多人下海就變成機器人,沒辦法分配能量?
黃:所以環境的選擇很重要。
老師:他是透過及早打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在座的過程裡學到什麼、領悟了什麼,從別人的反饋中認識自己、調整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讓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是自動自發、樂於服務、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不怕挑戰。如果沒有具備這三個元素,進入海裡就會變形。

20181020向成功者學習-董事長黃寶世《第一集》完整節目

貳樓-個人照

姜:現在有了1歲多的小朋友,做了爸爸,責任感更重?
黃:是,沒有生過,真的不知道。雖然換位是種能力,但是要真的換過去才會有感,真的是生了之後才有感觸,是甜蜜的負擔。

姜:有個記者提到「如果第三次創業再失敗,就不能談戀愛」?
黃:當時是說沒有什麼娛樂,娛樂是比較附帶的,所以把娛樂降低,而一個人苦,不用拉別人苦,假使談戀愛,大家都不會幸福。

姜:您是幾歲創業?
黃:24歲。我沒當兵,因為我有免疫系統問題,所以提早進入創業。雖然有免疫系統疾病,常會被建議不要有壓力,但不要有壓力,就退出江湖比較快,不太可能。

姜:像我們有免疫系統疾病的,不能等著在那哀號,反而應該要去找壓力,把壓力轉換成具有建設性的,人生就會精彩、不一樣。
黃:當時有個長輩很支持我,他花了絕大部分的錢,我出一點點資金,開酒吧。

姜:您的自動自發、樂於奉獻的態度,讓長輩很欣賞,我看到都會投資。
黃:就像你說的,喜歡找事做,但後來因為生意很差,因為地點不對,也因為不會品牌行銷等,後來我去餐飲業工作,然後有機會就在淡水投資小火鍋店,賣給大學生,當時還有賣簡餐、泡沫紅茶,生意非常好,每天都有很多學生光顧,但價錢也太低,成本概念不好,後來損益兩平,當時有兩個長輩看好我們,投入大部分的錢,當時我第一次簽借據,借了70多萬,當時簽名時覺得數字很大,當時覺得要做超過一年才能還。創業一開始需要浪漫,太理智在內容上沒有驚喜感,後來把店賣給下一手。這兩次讓我補足了地點、獲利、營運試算、成本概念與結構等,該要怎麼計算,讓我比較了解數字,然後再回去一個日本婚禮顧問+婚宴場所的公司工作,他們的規格非常完整、嚴謹,當時面試我的人是日本人,他拿非常精準的模型告訴我,我在哪裡、要做什麼,非常講究,這讓我很著迷,最後我也應徵上了。但因為要去那家日本工作前要等2個月,而我閒不下來,所以先去了一家建設公司老闆開的拉丁bar,我去的時候跟他們說只能做2個月,他說當然可以,畢竟我的履歷在bartender上面有一些經驗,而且有管理職、訓練職、代表比賽,所以覺得我還不錯,我後來2個月都在那工作,但當時我第1天去報到,做了2小時不到就說要離開,經理問我原因,我說因為吧檯裡面有小蟑螂,這不夠水準,此外整個工作台沒有設計,當時執行長問我能不能反過來,我做一個月正職,來改造工作區,後來做的不錯,生意也比較好,第二個月他就問我願不願意幫忙改造外場,所以第二個月我就改造完外場。後來去了婚顧公司2個月,因為老闆非常浪漫,沒有成本概念,所以財務出了問題,然後去原本的建設公司當老闆特助,之後才開始創業。

姜:曾有人說過,只要是人才,就算上面堆上很多道具,還是能竄出頭來。您是那根帶針的頭,有生命的態度、職業精神,您可以把工作當家在看待的情份在裡頭,建立制度、改造外場,您的態度讓人認為可以把您當自己人。
黃:所以真的要給年輕人建議,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你的態度會為你創造機會,這輩子可能只有一次,所以要拿出態度。

姜:第三次是彙整篇,把所有經歷融會貫通,開自己想要開的店,當時構想是什麼樣的雛型呢?
黃:我很嚮往有一個家,當時我們是租房子,跟父母、叔叔、伯伯一起住,3個家庭+1個姑姑,住在30坪的房子內,所以是3大1小房租房子,因此我很渴望要有家,讓我爸媽可以住完整的、買的家,所以我就把我們的店裝潢得很像美式的家,我找獨棟建築物,因為美國是house,我就找獨棟建築搭配鄉村風格。

姜:您的定調就像之前提到的味道,家的味道、人的味道?
黃:沒錯,在最一開始最初步的概念是,我的工作將會與生活重疊,所以我希望工作場域、氛圍像家,這是最一開始的概念、初衷。取名貳樓,也是從這樣的發想出來,因為台北市一樓大多是商、店面,二樓以上是住,所以才取名貳樓,以家為出發。

姜:貳樓從2007創立,後來為什麼創立右手餐廳?
黃:右手餐廳賣的是泰式定食,賣給單身,一個人吃的,日料的定食,效果滿好的,是貳樓後所有品牌裡效果最好的。因為泰式大多是合菜,所以很少一個人吃,所以我們做一人份的定食,食用上很方便,而且份量剛剛好符合一個人吃,但是創辦人——就是我——胃很大總是吃不飽,所以餐廳料理的份量都比較大,所以雖然是一人份定食,對男生來講剛好,對女生來說肯定覺得份量比較大。而華語系的口味比較重,吃酸辣的東西,雖然份量較多,但最後還是會吃完。我們第一家店先開在台大對面,後來開在南港中信裡面。

姜:您在展店上,對於地點已經很有心得,將來會想買地點嗎?
黃:餐飲還是資產輕一點,現在不確定是不是能像以前麥當勞一樣爆炸性發展,尤其是不動產的部分,而且現在租金相較便宜。

姜:對製造業來說,SOP像聖經一樣,但對餐飲來說,您好像推翻了SOP,為什麼會有創造力的想法要放棄SOP?
黃:SOP架構不變,它是非常好的工具,它的架構不能被改變,以此為基礎來發展只是程度上的問題,要導入多少只是比例上的問題。而我們公司在軟的地方比較強調,像是人的味道、家的氛圍,所以把SOP比例降低一點。

姜:你們在教育培訓上花了很多的人文素養在培訓,而且你們每一年的培訓可以關門3天,所有人通通集中到營地裡,是什麼樣的心情讓您決定要這樣?
黃:一定要這樣做,這也是雙向暖流,提供3天給part time人員,對他們來說也是挺好玩的,他們也會給予反饋,可以從中得到不是在學校跟家庭可以得到的知識、觀念,這是很美好的經驗,要參與其中才會理解。我們是很堅持這個活動。

姜:活動對組織產生什麼樣的效能?
黃:讓各分店的同仁向心力變高,這是無法用錢達到的,第二是夥伴對公司品牌在文化、精神上的理解能力會變好。商學院有個說法是企業主的個性就是公司的文化,所以他們在這個活動裡就能更認識我、公司,所以他們再去傳遞,或用什麼姿態工作,就會發現他們更能理解、能扮演好。

姜:你們有模擬如何做到位的好的服務嗎,如董事長親自示範?
黃:我們大部分是改小腦,發送訊息的那一段,我們大部分的教育不在事情上,我們針對的是你如何產出事件的前面。

姜:為什麼產品力那麼強,研發能力強悍的趨勢?怎麼有這些獨到的眼光找到破口?
黃:我自己管理研發部,我們從很多國家取素材,大部分的菜都是我試的,我也喜歡做菜,我做菜沒包袱,研發沒有框架,也因為有這些新素材,所以能激發我們對於新的創造很有興趣,敢想並且去追求這些東西;其次,我們滿接地氣的,我們不能完全複製其他菜系,而是要呼應台灣的口味,像是我們做宮保臭豆腐,大部分客群要的是味道,所以我們在味道上很接地氣。

姜:北部、南部味道不一樣,又想到國外?
黃:我們讓各店的同仁,可以根據現場客人的反饋對口味有一些調整、客製化,而某幾個菜單經過多次調整,就變成常態了。我要求我們公司不管再大。都要很靈巧。

姜:您在展店上,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況、依據來判斷要開這家店?
黃:有做商場評估,透過共識會,大部分是先用工具做條件篩選,然後再由共識會決定。大部分不是只由我決定,成員大多30多歲,共識會是開放式的。在做決定上,我很需要其他人的認同、支持、意見,並同時檢視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全面、有沒有漏掉的地方。

姜:上集提到及早打工,現在想請您給年輕人建議:適不適合創業?有什麼建議?
黃:要做快樂的事,在每個領域裡得到尊重,尊重分成一般的尊重及成就的尊重,出社會、找工作時得到成就感,得到大量的尊重,就會快樂,延續下去,累積久了,就能做長期的發展,也得到技術、知識及經驗。至於創業,第一個點要有良好的抗錯力,挫折容忍力及control力,想放棄的時候就是快成功了,第二點是不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台灣需要多一點新創,我常跟同仁說,與其在島內爭執主權,不如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姜:務實評估市場需求?
黃:這需要工具,例如選一個點,不是只有地段的選擇,還有營運試算,必須運用工具來更趨於事實,那就會在行前做好的決定、判斷,因此工具是一定要的,務實應該就在這兩個字上面。

姜:如果想要創業,要有自動自發、勇於挑戰的精神,去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身邊的問題,從中可以領悟,從領悟中就可以再創造。

20181027向成功者學習-董事長黃寶世《第二集》完整節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