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平衡──避免角色衝突

by 江 哲維

pinocchio-75th-anniversary

圖片摘自迪士尼

「小木偶奇遇記」的童話故事讓人印象深刻,更是許多家長曾說給孩子聽的床邊故事,希望讓孩子知道做人要「誠實」。對父母親來說,引導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是重要的議題,但除了童話故事的啟發外,還可以怎麼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誠實」的重要並且能夠真正落實呢?
江峰老師曾在《親密月刊》的文章中跟家長分享怎麼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除了告訴孩子該與不該之外,還要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與特質,然後以適當的方式來引導。趕緊來看看江峰老師怎麼說~

江峰老師《親密左右腦》:保持平衡──避免角色衝突 文章摘錄

※親密月刊第五十八期,2003年1月發刊。

這是一位誠實班的家長寫信來跟我分享他們夫妻教導孩子的看法,他說:

「孩子擁有敏捷卻又遊蕩的心思以及難以捉摸的性格。很多事情,她一眼就掌握到了,卻也很快地又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物上;因此,她經常只留下錯誤的觀念與記憶。她無法合理解釋經驗,她也無法自己閱讀功課,必須靠媽媽跟她互動,才能深入了解(功課)。而一直到她開始沒寫功課,而且隱瞞她的無能為力,媽媽才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可是,這段期間她一直在上誠實班!」

這位家長顯然相當理解孩子的特質,也知道這樣的特質對於學習是不利的,但是,他們對於誠實的認知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卻是可以再討論的。

就我所知,他們的孩子是一個非常懂得思考,而且很真誠的孩子;既然如此,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從誠實班上課的檔案夾中,我很快就找到這個孩子的資料;在誠實班第四次上課(910504)所寫的「誠實事件簿」中,我看到這個孩子與眾不同的思考──

事件簿中,我們要孩子省思:當他們不誠實的時候,最怕誰?

班上同學普遍的答案是「父母或師長」。換句話說,他們害怕的,其實是被父母、師長發現後,可能遭受的待遇(責怪或處罰)。

而這個孩子的回答是:「不誠實的時候,我最怕我自己。」

這個答案非常難得,因為這代表孩子懂得內省,知道真誠的根源是自我的良知,而非他人的反應;真誠,並不是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而是讓自己覺得自在。

孩子或許沒辦法像大人一樣,說明她對誠實的領悟有多深,但能夠這樣回答,表示這個孩子已經知道誠實的意義。因此,我們一直深信:這個孩子是一個能夠自我覺察,又具有良知的孩子,非常可貴。

問題是,許多人不了解:既然知道誠實的意義,為什麼還會隱瞞?既然有自覺、有良知,為什麼不會主動說出實情?
就好像有人質疑:「誠實還要教嗎?難道沒上誠實班的孩子都不誠實嗎?」

相關的思考,正是我們開誠實班的緣由。

孩子一派天真,原本沒有虛假的問題。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對於他們不假修飾的言辭、力有未逮的疏失,甚至興之所至的調皮,周遭的人通常都能寬容。這個時候,誠實沒有負擔、沒有風險,更沒有後遺症,因此,孩子可以坦然面對自己言行的後果。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入學以後),大人對孩子的寬容不再,一旦孩子做錯事、說錯話,或者沒有達到父母、師長的期許,其結果往往是責罵、處罰。從此,誠實必須付出代價,孩子開始面臨「是否繼續堅持誠實」的抉擇。

試想:一邊是誠實而受到處罰,另一邊則是不誠實卻可以暫保安全,孩子會如何選擇?

所以大人必須了解:誠實是需要勇氣與智慧的。要受到鼓勵,才能承擔誠實的後果;要透過學習,才能知道誠實的意義與價值。

誠實班一直在教孩子誠實的意義與價值──從自我的省思到人際的互動,從對別人的感受到對自我的覺察。課程中,孩子從生活實況裡檢討:什麼樣的言行讓人討厭?什麼樣的作為讓人信賴?什麼樣的思考讓內心不安?什麼樣的態度讓內心自在?我們希望讓孩子明白:誠實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標準,而是一個實際可以讓我們內心安頓、人際和諧的生活方針。

然而,方針並不等於盔甲;孩子對於誠實的勇氣能不能堅持,往往取決於父母、師長的對待與處理。

如果孩子坦承過錯的結果是遭受責罵、處罰,很自然地,以後孩子誠實面對的動力難免因而減少。這是人性,雖然不恰當,但是很容易發生。所以,從教育的觀點來說,寧可採取正向思考、激勵正當行為的模式,而捨棄負向思考、嚇阻不當行為的方式。

其次,面對學習,不同的思考偏好,會形成孩子獨特的風格與需求。

從這位家長對孩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具備C腦(敏感)與D腦(自由)的思考偏好。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比較不容易專心,理解力也比較不夠,所以學習的效率會比較差,領悟的深度也比較不夠。(誠實班還沒有學習全腦模式)
這樣的情形,看在A腦或B腦的父母眼裡,當然是又氣又急(不瞞您說,幾年前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心情),可是,當我們理解「孩子的智慧並不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的行為源自於思考的模式」時,我們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怠惰(不夠勤奮)、粗心(不注意細節)是缺乏B腦的表現;而脆弱、愛哭(感情豐富、敏感)則是C腦的行為(是思考的特質,而非性格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以「矯正」的心情,來面對孩子的特質!
對於許多有知識又有能力的父母來說,教導孩子學習是很自然的。值得注意的是:角色的轉換與平衡。身為父母跟擔任老師,角色是不同的。老師看重學習的態度與成果,父母則看重學習的心情與過程。這兩種角色可以融合,但不能混淆,更不能失衡!

舉例來說:父母教導孩子同樣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態度,但是對於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就要發揮親子間的優勢,善用彼此間的溝通管道,以更多的耐心、信任來覺察、體諒孩子的需求──孩子是什麼樣的特質?需要什麼樣的引導?孩子的現況有什麼限制?可以如何突破?……等等。如果父母不能適當地轉換角色並且保持平衡,那寧可放棄老師的角色,專心作好父母!

我們一家四口,之所以能夠又是親子關係,又是師生關係,還能夠和樂融融,正是因為我跟姜涵懂得其中的分際,能夠在「雙贏思惟」的理念下,厚植「情感帳戶」的基礎,再透過「知彼解己」的互動,達到「統合綜效」的結果。
深刻思考,靈活運用,生活自然因為均衡而豐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