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羅盤

by 江 哲維
─越陳越香》系列分享
作者:陳彥蓉
2015/12/11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嚮導,透過父母的引導,孩子漸漸清楚自己生命的方向!換而言之,若父母自己本身不清楚生命中真正可貴、重要的是什麼,也就無法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讓他們能夠有能力掌握幸福的人生!

  今天帶大家來看看江峰老師在《親密月刊》寫的一篇文章:生命羅盤


 from flickr calsidyrose

from flickr calsidyrose

  那一天,到豆漿店吃早餐,看到鄰桌有一家三口,媽媽正努力地幫兒子複習功課,爸爸則在一旁悶聲不響地看著報紙;從孩子稍嫌瘦小的身軀看來,似乎只有小學低年級,可是聽媽媽複習的內容(閏年、分數加減),又好像不止。

  只聽見媽媽不斷地提出問題、核對答案,碰到兒子不會的,她就再給點提示,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快吃!快點!」。聽著聽著,不要說孩子,連我這旁聽席上的閒人都覺得沒胃口了!真不曉得她的孩子如何下嚥?

  過了不知道多久,總算媽媽宣佈:「好了!複習完了。趕快吃,還有五分鐘。」只聽見孩子高興地歡呼:「耶──」,隨即低頭快樂地品嚐剩餘的早餐。這時,一直在旁不語的爸爸突然接了句:

  「孩子啊,寧可趕快到學校,因為不用被補習!」

  原來孩子的爸爸並不贊成太太的作法!

  算一算時間,當時離期末考蠻近的,或許早上還有週考,難怪這位媽媽如此著急,非得利用早餐時間幫孩子複習功課。

  但是,真的非得如此嗎?恐怕未必。

  利用早餐時間幫孩子複習功課,就好像臨時抱佛腳一樣,只是圖個心安,其實效果是很有限的;即使複習的部份真的考出來,第一,孩子不一定就會(雖然看起來很面熟)。第二,就算孩子會,也不代表他真的懂了,只是因為記憶猶新(而非記憶深刻),所以答得出來。這跟他真的弄懂,還是兩回事。第三,孩子學習,不能速成;急就章得到的成績,不但不足以代表實力,更可能會讓孩子掉以輕心,不肯在平日安分扎根。然則為了一時的分數,賠上基本的讀書態度,實在得不償失!最後,讀書的快樂,在於自行探索發現;過程艱難,反倒顯得結果不易,讓人格外珍惜。反之,強押孩子複習解題,孩子只覺得步步驚魂,毫無樂趣!

from flickr woodleywonderworks

from flickr woodleywonderworks

  再說,早餐時刻,正是一天的開始,能夠全家團聚,多麼難得!這樣的機緣,不用來促進彼此的感情,反倒要板起臉孔,督促功課,雖說是一番好意,但是,就「情感帳戶」的角度來說,等於把滿腔熱情虛擲,孩子根本沒有收到,甚至只收到負面的情緒與壓力,傷害彼此的關係!

 

  這就讓我想到史帝芬柯維「時鐘與羅盤」的比喻──時間管理的要旨,不是隨時緊盯時鐘,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情,而是心中有個羅盤,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優先處理,並且懂得及早規劃安排,把心力、資源投入其中。

  對於這個比喻,不能只是理解,更要內化成為我們的原則,隨時當作我們抉擇的依據。否則的話,就會像許多家長一樣,明明知道:孩子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人格性情比學業成績重要。但是,從他們實際上安排孩子的作息、關心孩子的層面以及要求孩子的事項來看,卻看不出他們有那樣的體認。

  就以前面的早餐複習案例來看,當中的媽媽難道不希望孩子吃得飽、吃得營養、吃得快樂?但是,她所表現出來的,只是急於讓孩子學會功課,應付考試的這一面。孩子固然連吃帶補,無法消受,老公在一旁看在眼裡,也是不以為然的情緒居多。搞了半天,這位媽媽的愛心沒有人收到,更沒有人認同,豈不是冤枉!

  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在做同樣的事──嘴巴裡說:我不在乎孩子的學業成績。可是,再聽下去,卻令人啞然失笑!原來,他們的不在乎是:一個禮拜「只有」星期一補國語、星期三補數學、星期五再補數學!你正在想:至少孩子不用補英語。沒想到真正的原因是:孩子還在念國小,還沒有教英語!

  然後你才明白:原來這些家長所謂的「不在乎學業成績」真正的意思是:「不只」在乎學業成績!多元入學對他們來說,成了「多元補習」的依據,因為,他們不想讓孩子錯過任何入學的機會。然而,他們卻沒想到:一個孩子只需要一個名額。任何孩子,只要能掌握適合自己的機會,一個就夠了!什麼都抓,只會讓孩子疲於奔命、無所適從!

  時鐘的壓力讓許多家長只看見效率,卻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所以,早餐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半小時的複習時間」。週末假日對他們來說,是「兩整天的補習時間」。孩子寫完功課,想要休息一下,他們認為是「浪費時間」。孩子心情起伏,想要聽聽歌,他們認為是「糟蹋時間」!孩子覺得無助,想要找爸媽傾吐,他們認為孩子是「脆弱、無病呻吟」!孩子遇到困難,想要請爸媽幫忙,他們認為孩子「讀了半天書,什麼都不會」!

  孩子讀書該學會什麼?書本的內容是最直接的部份,可是,有沒有學到家卻不是從考試成績中就可以完全看出來的。頭腦好的孩子,真有可能臨時抱佛腳,就輕易過關,而且考出來的成績好到氣死天天補習的孩子。可是,不用羨慕他們,因為再怎麼聰明,當難度增加、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再好的腦袋也應付不了!

  考試的成績雖然不一定看得出孩子學習的成果,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倒可以用來驗證孩子是否誠實面對自我(才能精確自我評估),同時,成績的好壞,也可以藉機訓練孩子的心胸氣度與挫折容忍力。

  舉例來說,考前就能準確預估考試結果(事先沒有準備,「大膽」預估會考鴨蛋者不在此列),代表孩子對自我的實力與考題的趨勢都有相當了解。反之,考試結果跟自己預估的落差頗大,代表孩子還沒有學會掌握課程的主題或考試的模式,同時,對自我的學習能力以及領悟程度還不夠了解。

from flickr woodleywonderworks

from flickr woodleywonderworks

  其次,讀書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思考與表達。整個讀書的過程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溝通,作者想辦法把他所思、所想、所感、所懂的內容表達出來,讓讀者也去感受、體會、探索、領悟。漸漸地,讀者的思路通了,語彙多了,於是開始能夠獨立思考、清楚表達。

  不僅如此,讀書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設定目標,然後根據目標擬訂出具體的實施步驟,並分別安排適當的運用時間,再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去加以實現、完成。而在實行的過程中,更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讓他們培養勤奮、堅毅、克制、紀律的精神。

  所以,當我們理解:孩子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成績,我們的眼界就寬了,相對地,也就多了許多肯定孩子的機會,不會再把學業成績當作是衡量孩子學習成就的唯一標準,而能從孩子的讀書習慣、學習態度、思考能力、表達技巧、理解程度、自我覺察、心胸氣度、挫折容忍力等,多方面來觀察。

  換句話說,當我們擺脫掉時鐘(效率、迫切性)的束縛,而能改從羅盤(方向、重要性)的觀點來看待周遭的人事時,我們才能真正看清楚孩子本身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當中的需求、孩子與我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孩子讀書這件事到底意義何在?我們又該如何藉著跟孩子的互動來達到栽培孩子重要特質的目的。

  於是,我們看到的,不再只是「孩子讀書」,而是「孩子成長」;不再是「幫孩子複習」,而是「教孩子生活」;不再是「要求孩子考好」,而是「引導孩子發展」;不再是「要孩子跟時間賽跑」,而是「讓孩子有空間翱翔」。

文章摘錄至親密月刊第五十九期,2003年02月發刊。

 

相關文章